您好!欢迎来到华体会网页登录入口注册醇基燃料油气化炉具_甲醇燃料灶具厂家网站!
华体会网页登录入口注册智能灶具厂家
华体会网页登录入口注册

每日新报(4版):榫卯“锁”匠心 草根木工变身教师

来源:华体会网页登录入口注册    发布时间:2024-11-17 10:30:55
产品详情

  刚刚开幕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一架长2.1米,宽1.1米,高1.18米的手工全榫卯结构木质直-20直升机闪耀亮相,这也是全国首架展出的纯手工全榫卯结构直升机,65岁的辛全生和徒弟历时两个月才将它打造完成。

  大赛开幕当天,满头银发的辛全生来到现场,穿着中式盘扣上衣,精气神十足。在天津展区,全榫卯结构直升机无疑成为全场焦点,参观者纷纷拿出手机拍照,遇到有人提问,辛全生都会耐心讲解。

  “做这架直升机最难的地方就是对直升机的构造不了解,之前从来没做过。”辛全生说,接到徒弟徐州的创意后,他们实地研究了直升机的造型和结构,特别是对要制作的直-20直升机的模型苦心研究了很久。因为此前没有一点经验可以借鉴,制作的步骤中遇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即便再困难,辛全生也要坚持全榫卯,最终呈现出来的直升机连舱门开合的方向都与直-20保持一致,哪怕是轮子一样的小细节都不放过。

  就在几天前,记者探访了辛老师位于天津职业大学的“辛全生大师木艺工作室”。

  一进工作室的大门,墙上挂着的各种荣誉证书和合影照片琳琅满目,每一张照片和每一座奖杯都记录着工作室傲人的成绩。最大的一间操作间有300多平方米,平时辛老师就在这里指导徒弟们干活。里面摆放着十几张厚重的木工桌,两面墙壁上挂着的是各式各样的工具,刨子、锯、榔头这几类主要工具,每种都能占上一面墙,光是榔头就有百余款,锯子也有上百件,放眼望去十分震撼。

  “这个刨子刨出来的刨花薄如纸片,打成的卷薄厚都一样,这‘活儿’出来也漂亮,等会儿我再换一件裁口刨,你看刨出来的刨花就是小卷儿的。”辛全生一边干活,一边解说每种工具的不同用处。

  虽说手艺人讲究熟能生巧,练习次数越多、经验越丰富,活儿便越好,但若是没有几件用得惯的工具,做出来的活儿整体效果也会受影响,正因为有一件称手的工具太重要,辛全生所有的工具都是自己做,每一件工具都经过无数次调试修改,最后磨砺成现在的样子。辛全生感慨地说,有好工具,干什么活儿心里都踏实。

  辛全生出生在天津一个普通人家,父亲是一名瓦匠。那个年代,有一门手艺就等于有了能够养家糊口的本领,家里人合计着,家里已经有了个瓦匠,如果再出一个木匠,那么以后家里盖房子就不用请外人来干活了。

  辛全生16岁的时候,家人将他送到万德庄一位老木匠那里去学徒,肯吃苦、人也实在的辛全生很快得到师父的认可,不到3年的时间,他就提前出师了。那个时代,结婚都兴做全套的木家具,辛全生凭借自己学到的本事开始接活儿,每天上门为雇主制作家具。当时,辛全生一天可以赚10块钱,一个月干下来相当于普通同龄人工资的7倍,凭借木匠手艺,辛全生娶妻生子,小日子和和美美。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新产品逐渐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电镀腿的椅子、可折叠圆桌、弹簧沙发时兴起来,新式的板材组合家具不仅看上去新鲜,制作的步骤也没那么复杂,因而可以大批量生产。然而,这些新事物的出现不断冲击着传统木工行业,在这种大潮下,辛全生能接到的木匠活慢慢的变少了。

  当初学木工就为了生计,如今为了生活,辛全生要放下手艺,卖掉这些年积攒的工具,转行去讨生活了。那些年,他做过一些小生意,卖过鱼、卖过肉、卖过图书,甚至还跑过车。不再做木匠活儿,忙碌的日子依然继续着,可一闲下来,辛全生却总是想念被自己卖掉的那些木工工具,他后悔没留下那些工具,又偷偷跑到二手市场,陆陆续续把工具都收了回来,还买回不少新工具。这一下可就收不住了,一来二去,工具甚至比自己之前的那些家伙什还要多。

  辛全生在家附近租了一间平房放置他的工具,平时在那里干些木工活,把这当成了自己的爱好,做出的家具只送不卖。后来,电脑也慢慢进入人们的生活,辛全生第一次知道了木工爱好者网站。

  起初,为了和更多木匠切磋技艺,辛全生在女儿的帮助下将视频发到网上,没想到反响热烈,不仅受到同行关注,更多的是可以和全国各地网友交流。一时间,辛全生的帖子被海量转发,长长的留言让辛全生感受到了网络的力量。

  辛全生通过拍摄视频,利用网络传播的力量,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老祖宗的好东西,爱上这项技艺,把它传承下去。在网络上,他结识了天南海北的朋友,视野慢慢的变宽,他对木工的技艺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开始搞起了创新。尤其是辛全生做的鲁班锁更是让无数网友称奇,大家从没见过这么复杂的鲁班锁,很多人看到了他的手艺,纷纷点赞留言,他的视频逐渐火爆起来,拥有了大批粉丝,名气逐渐打响,仅一个平台粉丝就达到数十万。

  很快,上百名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慕名前来拜辛全生为师,学习传统木工榫卯技艺,辛全生也成为上世纪九十年代最早的一批“网红”。

  在线下,辛全生坚守着自己的小工坊,日复一日,执著于榫卯之间。他对榫卯的喜爱可谓到了痴迷的地步,现在广为流传的榫卯有40多种,而他做过的榫卯就有60多种,其中大多是在复原传统家具的过程中制作的。

  辛全生还曾经在电视节目中挑战过小板凳的极限承重。重达两吨的轿车,沿着坡道开到4个一斤多的小板凳上,撤掉坡道,小板凳纹丝不动。辛全生又去找更重型的“大家伙”,结果不用钉子、不用胶粘的小板凳,硬是扛住了4吨多重的叉车。挑战成功,再把小凳子拆开检查,简单的单榫结构没有受到任何损坏,令人称奇。

  鲁班锁的基本构型是6根木条,而辛全生先后制作出99根、129根、243根构型的鲁班锁。他制作的最大“鲁班锁”重达1300多斤,历经9道工序,历时两个多月制作完成,获得了最大最重“大菠萝”型鲁班锁的世界纪录称号。

  辛全生和学生的木艺作品展示在不一样的区域,工作室里放不下的,还有专门的储存室用于独立展示。工作室入口摆放着一个形似大菠萝的巨型鲁班锁,辛全生和记者说,这个鲁班锁是他和徒弟共同完成,准备捐赠给哈萨克斯坦鲁班工坊的。

  鲁班锁,是一种历史久远的民间智力玩具,又是榫卯结构巧用的代表。它巧用传统木工的榫卯结构,将一组木条精巧地啮合在一起。因为拆装难度大,又有孔明锁、莫奈何等称呼。

  今年8月,哈萨克斯坦鲁班工坊师资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天津职业大学举行。东哈萨克斯坦技术大学的15名专业教师,在天津职业大学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师资培训。哈萨克斯坦鲁班工坊是中哈教育合作的标杆,为中哈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方面技术人才支撑。师资培训是鲁班工坊启动建设后的一个重要环节,为祝贺哈萨克斯坦鲁班工坊的顺利建成,天津职业大学特别邀请辛全生大师制作了鲁班锁作为礼物,此次培训结束后,鲁班锁也将运往哈萨克斯坦鲁班工坊。

  作为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木工榫卯技艺”传承人,辛全生曾被授予中华木作文化传承特别贡献人物称号,2019年被中华文化促进会木作文化工作委员会聘为中华木工委技艺指导委员会委员及特邀指导专家,并授予中华木作文化传承特别贡献人物称号。

  2020年年底,天津职业大学聘请辛全生为“工匠精神培养指导教师”并成立辛全生大师木艺工作室,该工作室成为该校“双高校”建设技术技能创新平台4个大师工作室之一。按照建设规划,木艺工作室参与到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等专业的日常教学。天津职大艺术工程学院还选拔多名学生组建“鲁班训练营”,由辛全生手把手传帮带,冲击两年一度的世界技能大赛。

  辛全生把自己几十年来的心得全都丝毫没有保留地传给徒弟,他的学生从十几岁到60岁都有,有的徒弟悟性不是那么好,在他看来并不重要,只要勤奋、踏实就好。他认为,聪明有时候也并不一定是好事儿,聪明的徒弟有一定的概率会想法子偷懒省步骤,但木工活来不得半点儿偷懒,有时候图省事了一步,后面步步都会难,但只要塌下心来一步是一步,每一步都会走得很顺利。

  “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不能丢,要传承下去,否则将来人们都不知道木工榫卯技术的存在了。”辛全生说,让中国传统的老手艺后继有人,这就是他最大的心愿,也是自己的使命。